2013年5月4日 星期六

2013-4 風雨北一段(D0.D1)啟航

楔子

借一張去年10月在合歡北峰拍的北一段。左邊是南湖大山,頗具帝王之相;右邊則是中央尖山,令人震懾。剛好又值人生轉折處,只好上山修行去;於焉展開此北一段之行。



又要下雨了,不知走得完否~北一段O縱初體驗

預計行程

D0 台北→雪山隧道 →員山→南山 →思源埡口

D1 思源埡口 → 710林道 → 6.8k登山口 → 多加屯水利三角點 ( 2723M) → 多加屯山基點峰 (2795M) → 木杆鞍部 → 雲稜山莊

D2 雲稜山莊 → 審馬陣山 ( 3141M,三等,百岳No.83 ) → 南湖北山 ( 3536M,三等,百岳No.22,120岳) → 南湖北峰 ( 3592M) → 南湖山莊

D3 (輕裝)南湖山莊 → 南湖東峰 ( 3632M,無基點,百岳No.13,120岳) → 3450M陶塞峰(腰遶,不登頂) →南湖東南峰(3462M,120岳) →回程叉路口 →馬比杉山 ( 3211M,三等,百岳No.73,120岳) →叉路口 → 乾溪溝 →東峰叉路 → 南湖山莊

D4 南湖山莊 → 南湖主峰叉路口 → 南湖大山 ( 3742M,一等,五岳-4,百岳No.8,120岳) → 叉路口 → 南湖池山屋 → 南湖南峰 ( 3475M,無基點,百岳No.29,120岳) → 巴巴山 ( 3449M,三等,百岳No.32 ) → 南湖南峰 → 中央尖溪山屋

D5 ( 輕裝 ) 中央尖溪山屋 → 溯溪而上 → 冗長碎石坡 → 中央尖東峰叉路口 → 中央尖山 ( 3705M,三尖-1,三等,百岳No.10,120岳) → 中央尖東峰叉路口 → 中央尖東峰(3580M) → 中央尖東峰叉路口 → 中央尖溪山屋

D6 中央尖溪山屋 → 重裝溯溪而下 → 香菇寮營地 → 支稜最高點(2712M峰下) → 南湖溪山屋(或 → 木杆鞍部 → 雲稜山莊)

D7 南湖溪山屋 → 木杆鞍部 → 多加屯水利三角點 → 6.8k登山口 → 勝光捷徑叉路口→ 捷徑 → 張良橋 → 北橫宜蘭支線 → 宜蘭 → 台北




後記

終於下山了,真不敢相信在山裡走了七天,雖然順利走完8顆百岳,不過山頭視野展望始終不佳,可惜了! 七天行程雖有一、二天的好天氣,不過雨衣雨褲可是穿了七天。這行程有3天居然要溯溪啊!

小結個人體驗:
1.一雙好的羊毛襪(Smart wool)居然可以穿6、7天居然不會臭

2.烘襪時(腳汗)時要用金屬水壺隔水加熱、不小心就會燒破個洞(羊毛襪很容易著火的--親身體驗)

3.雨衣雨褲很重要、不過不管是始祖鳥還是達新牌,淋久了都會濕,體力夠的話帶個兩套比較理理想)

4.手套一定會濕,所以快乾布手套(外)+FAB手套(內、要多帶幾雙,我只帶一雙只能撐2~3天)

5.這種天候我只能慶幸自己穿雨鞋了,隊友7~8千元的登山鞋不多時就淪陷了

6.行動糧要簡便好拿,雨天行走很大的困擾是不太能停下來休息,一停下來體溫會下降很快,但也因此體力耗損很大,黑糖貽是不錯的選擇,體積重量小,補充熱量快

7.平日手腳保護與鍛鍊非常重要,這行程常要手腳並用,跨高攀爬稀鬆平常,難怪要多練瑜珈

8.要記得帶消炎藥,萬一不小心摔碰到,無法四肢並用時就不妙了

9.食物要密封好,最好是高掛,山屋鼠輩猖獗,尤其在中央尖溪山屋老鼠還在睡袋上跳舞,我的背包還被咬破個洞

10.糧食份量要精算,少了怕吃不夠,多了可是要揹很多天,我這幾天就要吃剩下來的食物了

11.要有風險意識:一趟馬比杉山行程差點就讓我們失溫(惡劣天候因素--乾溪溝變成湍流+陶塞峰險路),另外急性高山症絕對要注意,下列案例(2013/5/1南湖山難事件) 山難 男子登南湖大山 急性高山症身亡 |社會新聞|中時電子報(2013/5/1) 就發生在身旁,值得多加提醒!



實際行程
D0

自家裡搭捷運出發啦!



照舊,cost down,借宿陵后宮。帳篷是司機大哥體貼女士借用的。男士則直接露宿廟前空地。這裡可以看到嚮導阿斌老師的功力,不須帳篷睡墊,直接亙手橫睡在階梯上,真可謂是遊民等級,不一會即聽到鼾聲大作,令人佩服!


D1(紅線)行程

勝光-登山口-水利點-木杆鞍部-雲稜山屋

今年四月份上山,很難不碰到雨。加上嚮導阿斌老師說,雨大多只下在3000公尺以下,3000公尺以上晴天機率極高。不過好天氣只維持上半天,過了水利點之後開始下雨。這時阿斌老師說了,我們拜訪的是"淋雨(台語=南湖)"大山,當然就會遇到下雨了,於是展開了一連七天的雨中行!



捨710林道,自勝光取農家路上行,雖然較陡但可省2K路程。



登山口



松葉林地毯步道



水利三角點


天候轉陰,開始下雨了



小菜一盤


雲稜山屋,可惜看不到後方的中央尖山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